《千与千寻》:影片透露出的三个育儿问题,你看懂了吗?
对于父母而言,给孩子的教育,究竟什么样才是最好的?为啥看了那么多育儿书还是教不好孩子?如果对于这道育儿题还没有思路的爸爸妈妈,不妨抽出时间看一看《千与千寻》这部动画,绝对会从中寻到满意的答案。作为暑假...
对于父母而言,给孩子的教育,究竟什么样才是最好的?为啥看了那么多育儿书还是教不好孩子?
如果对于这道育儿题还没有思路的爸爸妈妈,不妨抽出时间看一看《千与千寻》这部动画,绝对会从中寻到满意的答案。
作为暑假必看的经典动画,千寻这个小女孩不仅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心,也让无数成年人动容!一次普通的搬家旅途,因父母贪吃变成猪而引发的一系列奇幻经历,千寻被赶出羽翼,默默地又很坚韧的成长,最后惊艳了所有人,成功救赎了自我和父母!
而那些被宫崎骏细构思的情节,更是值得很多迷茫中的父母感受与学习,帮助孩子更好的构建内心世界!
千寻多维度的成长,你会看到吗?
在成长的道路中,你会关注孩子的多维度,深层次的成长吗?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最初被呵护在羽翼之下的“千寻”,但是最后却没有成为那个勇敢坚韧的“千寻”,而是变成了被汤婆婆抽掉名字的“千”,成为一个依附体。
我们希望孩子勇敢,但结果往往懦弱,这其实不仅仅是孩子自我生长的结果,更是父母错失了对孩子多维度培养的结果!
成长问题一:内心建构-你会给孩子挫折教育吗?
能力与心态,是很多家长无法平衡好的点,但这两者之间,其实只隔了一个挫折教育!
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还是动漫中的千寻,都用一次小小的成长之旅,教会了很多父母这个道理!
1.千寻的多维度成长之挫折之旅!
顺境时的能力展现固然重要,但逆境之后的站起更加直击心魄。
从教育的角度去看《千与千寻》,搬家之旅与其说是奇幻,不如说是给孩子一次完整完美的挫折之旅。
在内心建构的成长之旅中,千寻的内心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崩溃-尝试-勇敢,而这个过程,正是一个孩子跳出舒适圈,敢于挑战困难的必经之路。
在《千与千寻》中,有很多小细节就体现出了千寻的情绪变化,也为我们展现了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构建一个坚强的内心世界!
比如当千寻知道这个满是神明鬼怪的汤屋确实存在时,白龙将馒头递给千寻,千寻一边大哭一边将馒头塞进嘴里,这是她的崩溃;
而当她第一次去锅炉爷爷那里,从胆怯到主动尝试搬运煤块,勇敢的迈出第一步时,千寻已经从崩溃无助的孩子转变成了敢于尝试的状态;
最后,当她为了白龙独自坐上电车去油婆婆那儿,千寻已经不是最初那个会被问题吓哭的小女孩,而是成为了一个敢于直面问题,主动寻求方法化解的勇敢者!
所以,在一次次的困难中成长,这是走出动漫,带给父母最大的教育意义,不要阻挡挫折,而是要教会孩子直面挫折!
2.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怕挫折?
曾经有位家长说:千寻最让父母感同身受的一点是,她并非主动面对挫折,而是被迫走进挫折中。
所以,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害怕失败,害怕跳出自己的舒适圈?那是因为父母没有被迫让孩子走进失败,反而会刻意保护孩子的成功!
当他摔倒后,很多父母第一反应是将孩子快速抱起来,检查伤口,甚至有老人会责怪地板,摔疼了宝宝;
当他不吃饭时,不会让孩子去体验饥饿感,而是追在屁股后喂饭,哪怕一顿饭要持续一两个小时,孩子挑食偏食严重;
当他经历失败时,父母会全程代劳或批评责怪,不会让孩子再去尝试解决一次,生怕孩子被失败打击到;
泰国一则广告《每天进步一点点》中,妈妈教育小男孩的方式曾惊艳过无数人!
当小男孩踢球失败时,她不会责怪或胡乱鼓励,而是告诉孩子可以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直到最后走向成功!
这和直面风雨的千寻何其相似,不断遇到困难,不断挑战,直到走向最后的终点,完成自我的成长与救赎。
所以,在孩子多维度、深层次的成长中,挫折教育是千寻教给父母们的第一课!
成长问题二:环境构建-你是割草机父母吗?
成长永远都离不开的关键词,是后天环境。
比如乒乓女王邓亚萍在逆境中最想感谢的永远是鼓励和帮助她找到人生方向父亲;而前几年让人闻之悲痛的13岁杀害亲生父母的男孩,也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压抑或宠溺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由此可见,由父母构筑的环境也是孩子多维度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隐藏在《千与千寻》中的第二个成长小细节,是环境构建!
1.巨婴宝宝的背后,有一个无所不能的“割草机父母”!
《千与千寻》让人感触颇深的一点是,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值得细细思考与品鉴。
而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个角色,是被凶狠恶毒的汤婆婆瞬间柔软,悉心呵护,宠溺到极致的巨婴宝宝!
比起幼儿,他更像是一个还未断奶的成年人,安稳舒适的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在动漫中,汤婆婆对巨婴宝宝简直宠溺到了极致,有许多小细节都体现出了她“割草机父母”的特质!
比如在和千寻因为名字争执不下的时候,因为巨婴宝宝醒过来大哭,所以汤婆婆草草结束谈判,瞬间扑到了宝宝的身上,柔声哄着巨婴;而因为宝宝喜欢千寻,所以汤婆婆即使再不喜欢她,也不敢伤害她半分,生怕自己的宝宝伤心。
所以,在困难来临时,汤婆婆就像割草机一样,迅速干净的收割掉所有问题,让巨婴宝宝能够生活的更加舒适快乐,但作为旁观者,却更会为这样的教育模式而感到可悲和无奈。
2.割草机父母,究竟让孩子失去了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如汤婆婆一样的割草机父母,究竟会让孩子失去什么呢?我们首先来看几个真实的案例:
泰国曾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21岁的大男孩,因为爸爸批评他沉迷游戏,说了几句难听的话,冲动之下竟开枪自杀!
在我国,发生过几起因不满父母管教,10几岁的孩子举刀杀害双亲的情况!
还有很多时刻围绕在身边的例子:考试失常就崩溃;不给买玩具就满地打滚;动不动就发脾气,歇斯底里等等。这些心理承受能力差,遇事容易走极端情绪的现象!
所以,所谓割草机父母,不仅收割了逆境,也收割了孩子的逆商!
当父母过度保护,放大或挡住所有困难时,孩子的逆商就会随之消失,而在遇到困难时,孩子的第一反应也是寻求帮助,而非正视问题!
所以,《千与千寻》教给父母们的育儿第二课,便是要告别“割草机父母”,帮助孩子培养逆商,让孩子独立自主,敢于直面问题!
成长问题三:成长目标-你是沟通型家长吗?
成长对于孩子而言,绝不仅是身高窜一窜,年龄长一长,而是要明确生长的阶段性目标,这会让行为更有方向感!
这并非过早的给孩子下定义,而是要让孩子明白,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并非盲目散漫,而是有意义和价值的,这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父母而言,就需要靠语言去沟通和引导!
1.汤婆婆为什么要抹掉每个人的名字?
在《千与千寻》中,有一处小细节,最初看的时候并未深刻理解其中含义,但再次观看,联想到教育时,才发现名字的重要性。
那些留在汤屋中的人,都需要与汤婆婆签订合同,即被抹去自己的名字,然后成为被摆布,听话乖顺的工作机器,帮助汤婆婆赚钱,在动漫中,抹去人的名字更像是抹去人的思想,从自我认知转化为对他人观念的认同,即不需要我有自己的思想,才更好被掌控。
所以,千寻和那些被困在汤屋里的工作者们不一样,她能够成功,是因为她有目标和方向,如同汤婆婆想要赚钱,白龙执拗的想要找回自己的名字一样,千寻想要不贪婪,不盲目认同,而是目标单纯的想要救回自己的父母。
所以,即使被改了名字,汤婆婆也无法改变千寻坚定的内心,这也促进了千寻的成长!
2.你是沟通型的家长吗?
对于孩子而言:了解并认同自我的成长目标,不仅是一种指令,更需要内心的认同,这样才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帮助孩子成长。
比如在网购一片空白,风险巨大前途未知的情况下,马云认同这种理念,所以即使白手起家,再难再累他也愿意去坚定的做这件事,这种内驱力,便源于一种自我认同的目标。
而对于父母而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将这种目标感传递给孩子,是至关重要的。
命令or沟通?对孩子而言完全是不同的感受,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而往往沟通型的家长,会更容易将这种成长目标传递给孩子,并且被理解和接纳。
所以,《千与千寻》对孩子成长之旅的教育意义,第三课即是用沟通为孩子建立良好的,清晰的成长目标!
当我们重看《千与千寻》,重新梳理其中的教育意义时,在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对于孩子而言,什么样的教育是最好的?
答案跃然纸上,我们需要给孩子像千寻一样多维度,深层次的教育体验,从内心构建到后天环境,从成长目标到自我救赎,孩子的多样化要求我们永远都要为孩子提供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亲子教育。而这种帮助孩子构建框架,多层次绘制内心的教育也是最有温度和深度的!
推荐阅读:荣耀手环5